雖然說產科超音波可以看出大部分胎兒的生長狀況和異常問題,然而,現行臺灣健保只提供一次免費的level I超音波檢查的給付,檢查內容主要是量測胎兒大小、羊水量和胎盤為置,檢查時間在懷孕20週左右,千萬不可與高層次超音波混為一談。此外,孕媽咪有權決定是否接受超音波檢查,即使做檢查,也有權拒絕某些檢查結果,請在檢查前主動告知醫師。反之,若是懷孕期間有任何的身體不適或胎兒有特殊狀況,可以和醫師討論檢查的頻率與次數。
其實,針對不同的懷孕週數,超音波各有不同的檢查重點,整個懷孕期間只檢查一次略嫌不足。江其鑫醫師指出,依據不同的孕期階段,超音波檢查的重點各有不同,簡單歸納如下:
5週左右看得到胚囊;
8週左右看得到胎兒心跳;
12週之後胎兒的四肢正在慢慢的發育中,之後也會逐漸發展成人形;
14~16週之後可以看到胎兒大小、四肢、羊水量、胎兒性別等,但醫師不會主動告知胎兒性別;
到了懷孕20週,則是胎兒異常篩檢的重要時間,檢查重點有胎兒頭圍、雙頂徑、五官結構(是否有兔唇)、心臟四腔室、腹圍、腹腔、是否有胃泡(表示有吞嚥功能)、股骨長、胎盤、羊水量等;
24~28週開始注意胎兒的體重,有時候可以看到胎兒是否為侏儒症、胎兒水腫、先天性橫膈膜疝氣異常等;
30週左右開始追蹤胎兒大小、胎位、羊水量、胎盤位置等(及早發現胎位不正,可以透過膝胸臥式矯正,並持續追蹤到36週後決定是否剖腹產)
36週~足月繼續評估胎兒大小、胎位、羊水量、胎盤功能等,做為生產時機與生產方式的參考。
 

要做高層次超音波嗎?其檢查重點為何?

高層次超音波成為檢查趨勢?
施景中醫師表示,現行全世界公定的2D超音波(level 1)檢查,僅看胎兒大小、胎盤位置、羊水量有無異常等,以及較易發現的異常問題。不過,現在有越來越多的孕媽咪都會考慮在懷孕20~22週間(因為此時胎兒的各項器官已發展得較為成熟),自費加做「高層次超音波」檢查。江其鑫醫師指出,高層次超音波解析度高,可以看出以及胎兒器官的解剖構造,針對胎兒身體構造做系統性的掃描檢查,諸如:
腦部構造(小腦、側腦室、脈絡叢、腦部腫瘤等)
顏面部(眼距寬度、上顎、嘴唇、耳朵、臉部側面輪廓等)
臟器(心臟四腔室、肺臟、胃腸肝膽腎臟、膀胱等)
四肢(上臂、前臂、手掌、大腿、小腿等,唯手指頭、腳趾頭需依情況才能清楚判斷)
脊椎(頸椎、胸椎、腰椎、薦椎、尾椎等)
外生殖器(常見男嬰女性化、尿道下裂、陰莖短小等)
胎盤位置
羊水量多寡
臍帶狀況(是否有一條動脈、二條靜脈)
 
高層次超音波檢查仍是有限制
雖然高層次超音波解像更為精細,但仍要提醒孕媽咪,高層次超音波仍是無法看出所有的胎兒問題。江其鑫醫師提到,高層次超音波的準確度大約達八成左右,和level 1的2D超音波一樣,主要受限超音波的功能、胎兒姿勢、羊水量多寡、孕婦胖瘦、懷孕週數等因素;或是要到懷孕後期才有機會被發現的侏儒症、胎兒水腫等問題,在懷孕中期不容易被發現;更遑論像是皮膚胎記,以及自閉症、腦性麻痺、視力、聽力等胎兒功能性問題,基本上也無法藉由超音波檢查出來。
 

超音波照片首先會有孕媽咪的個人資料(例如病歷號碼),再者會有檢查日期、時間,醫院名稱等。超音波照片也會有固定一組英文縮寫,分別是:TI(熱能指數,大部份在0.7以內)、MI(機械指數,設定值須小於3.0)等其它超音波機器的設定值,例如15.2cm/39Hz等,都在出廠前設定好安全標準值,只要遵循安全操作原則、不要針對同一處照射太久、懷孕初期不應使用都卜勒超音波做為檢查胎兒心跳使用之外,基本上超音波是一項安全的檢查。

以下是懷孕9週時超音波檢查的照片結果,一般而言會載列以下資訊:
★CRL(crown-rump length):頭臀徑7.23cm
★GA(gestation age):妊娠週數13w3d(13週3天)
★EDD(estimated due date):預產期/p>
其它常見的還有:
BPD(biparietal diameter):雙頂徑
AC(abdominal circumference):腹圍
FL(femoral length):大腿長度
 

如何看懂超音波照片?

上述是用來評估胎兒體重的重要資訊,其它還有HC頭圍、AFI羊水指數、胎盤等資訊,不過這些資訊對孕媽咪來說只是一連串的英文縮寫與數字,最終得交由產科醫師做完整的判讀與評估喔。
 (超音波提供:施景中醫師/孕婦資料已做隱私處理)
 
一般情況下,我們要關心的主要是胎兒的幾個發育測量的指標,如:雙頂徑,頭圍,腹圍和股骨長度;孕晚期則要注意羊水指數,胎盤位置,臍血流指數等指標。

胎心率

胎心率也稱「胎心搏動」,是指胎寶寶每分鐘心臟跳動的次數,正常範圍是110~160 bpm。
 

胎盤分級(GP)

超音波單子中,一般會描述胎盤在子宮附著的部位及成熟度。胎盤成熟度一般分為IV級:0級、Ⅰ級、Ⅱ級、Ⅲ級,有時還有Ⅲ+級,用於評估胎盤成熟度,級數越高,胎盤越成熟,越接近足月。

雙頂徑(BPD)

從左到右最長部分

也叫胎頭大橫徑,是計測胎兒的頭從左到右最長的部分。以這個為基礎來推定胎兒的體重和發育狀態,判斷是否有頭盆不對稱,是否能順利分娩。

枕額徑(OFD)


鼻根至枕骨隆突的距離
又稱前後徑,也是計算胎兒頭從前到後最長的部分,以這個數據來判斷胎兒發育情況和孕周。

大腿的長度
也叫大腿骨長,這是身體中最長的一部分的數值。用於和BPD(胎頭大橫徑)一起來推算胎兒的體重。

肱骨長(HL)


上臂骨的長度

通常在計算胎兒體重時用到的都是股骨長,其實肱骨長在胎兒身體發育及身體比例的監測中也有很大參考價值。

頭圍(HC)


環頭一周的長度
也叫胎頭周長,是計測頭的一周的長度的數值。用於確認胎兒的發育狀態。而在孕婦分娩時也可以幫助選擇最佳分娩方式。

腹圍(AC)


肚子一周的長度
也叫腹部周長,是計測胎兒肚子的一周的長度。用於和APTD(軀乾前後徑)和TTD(軀乾橫徑)一起來推測胎兒的發育。

臍帶(Cord)

正常情況下,臍帶應漂浮在羊水中,如在胎兒頸部見到臍帶影像,可能為臍帶繞頸。如超音波單上出現臍帶繞頸提示,V代表可能繞頸一周,w代表可能繞頸兩周,臍帶繞頸的胎兒在分娩過程中會受到嚴密監控。

臍帶血流比值(A/B)

是指臍帶內的血液流動情況。臍帶作為母體與胎兒氣體交換、營養物質供應和代謝產物排除的唯一通道,其血流動力學改變可反映胎盤、胎兒、甚至母體的某些病理變化,以及某些高危妊娠因素。

胎位(LOA,ROA,LOP……)

是指胎兒在子宮裡的姿勢和位置,通常超聲報告單上胎位由3位字母表示。胎位在孕中期處於變化中,孕晚期基本固定。正常胎位多為枕前位。胎位不正如果不糾正,分娩時可造成難產。

羊水指數(AFI)

做超音波檢查時,以孕婦的臍部為中心,分上,下,左,右4個區域,將4個區域的羊水深度相加,所得的數值就是羊水指數,孕晚期羊水指數的正常範圍為8~25cm。

羊水厚徑(AF)

正常情況下,在超音波中觀察到的羊水區是呈低密度的,故臨床上用羊水厚徑的最大深度來表示羊水最深量,正常範圍為4~7cm。

孕期正常參數值



產前超聲檢查的內容和胎兒解剖結構均體現在報告單上,沒有在報告單上描述的內容或胎兒解剖結構,未進行檢查,亦不在檢查範圍內。
當孕媽媽看到報告結果和正常值有出入時,不必過於緊張。因為胎兒在媽媽肚子裡的活動較大,體位不同、醫師操作差異等,都會引起數字有誤差,有時甚至波動幅度很大。所以超聲報告單上的數值異常並不能說明寶寶發育一定有問題,臨床醫生往往是結合孩子整體去評價。
所以提醒各位孕媽媽們,不要給自己太大壓力,用自己的理解去判斷超聲檢查單背後潛在的問題,把它放心地交給專業醫生吧去解讀吧,你要做的,就是放鬆心情,迎接命運最美好的安排。
 
文章分享自 嬰兒與母親〈超音波產檢完整解析〉/PTT新聞〈超音波報告單根本看不懂?別急,這裡有答案
 
.

👩🏻  有機媽咪到府坐月子 關心您和寶寶的健康 👶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