卵巢巧克力囊腫,醫學的正式名詞稱做「卵巢子宮內膜異位瘤」,它是子宮內膜異位症的一種表現。因為月經不順而導致經血及子宮內膜組織逆流,從輸卵管流入骨盆腔,內膜組織卡在骨盆腹膜、卵巢、子宮等部位異位生長,造成子宮內膜異位症,如果內膜組織卡在卵巢生長,就造成卵巢巧克力囊腫。
卵巢巧克力囊腫好發於20 ∼40 歲年輕女性,它會導致不孕症、骨盆腔沾黏及月經異常。如果巧克力囊腫大小超過10公分,變成卵巢癌的風險也會增加。
患有巧克力囊腫的人需以藥物與手術共同治療。巧克力囊腫若小於2 或3 公分以下,採藥物治療,再配合排卵藥物或人工生殖科技的幫忙,即可有效果。如果囊腫大於4 公分以上,可能要先做腹腔鏡手術或一般開腹手術先處理囊腫,再配合藥物治療,例如黛美痊(Dimetriose)、或柳菩林(Leuplin Depot)這樣的藥物,因為手術後巧克力囊腫復發率很高達到三成左右,術後還要配合上述藥物治療3 ∼6 個月,才能讓復發率降低。
讓囊腫的復發率降低至一成以下,就能計畫進行自然或人工授孕。(以上藥物須由醫師指示開藥使用,勿自行至藥局買藥)如果卵巢有腫瘤、水瘤或畸胎瘤的女性,最好先以手術處理之後再進行懷孕。一般在手術治療之後會休息1 ∼3 個月,再做人工生殖的誘導排卵刺激較好。若做過化療者,則建議在卵巢衰竭前儘快用人工生殖懷孕比較實際。
一般來說,卵巢囊腫大小超過5 公分以上就算是異常,但是還要考慮病人的年齡和月經情形。在有月經的生育年齡婦女發現的卵巢腫瘤大部分是良性的,有許多是所謂的功能性囊腫,包括濾泡囊腫(有人稱為水瘤)和黃體囊腫,通常會隨著月經週期變化,通常沒有症狀,只要定期追蹤即可,大部分在1 ∼3 個月經週期後會逐漸消失。
有時候水瘤較大,會有下腹壓重感、痛感或是乳脹感,有些人月經會遲來或是異常陰道出血,此時除了定期追蹤外,有些醫師會給予口服避孕藥抑制排卵,幫助囊腫消失。卵巢還有許多良性腫瘤,例如畸胎瘤、漿液性囊狀腺瘤、黏液性囊狀腺瘤、纖維瘤⋯⋯等,從兒童到停經婦女都可能發生,其形成的原因至今還不清楚。
不過子宮內會長腫瘤,跟病人體內雌激素過高有關,因此要避免吃油炸類、高糖分食物,另外也要小心攝取一些健康食品。像是月見草、蜂膠、靈芝、葡萄籽、蜂王乳等,這些都會轉換成體內雌激素,有肌瘤、子宮內膜異位、卵巢瘤的女性,都不應該隨意服用。

認識子宮內膜異位症 不再傻傻搞不清

許多人都知道巧克力囊腫,卻不知道它也是屬於「子宮內膜異位症」的一種病症,通常當子宮內膜異位到其他地方,那個位置沒有像子宮腔接陰道口,可排出經血,便會逐漸累積,最後包覆在卵巢包膜內,形成一包囊腫,而裡面的濃稠經血,就像是巧克力液體,也因此稱為「巧克力囊腫」。

醫師補充,而當子宮內膜細胞跑到子宮肌肉層則稱「子宮肌腺症」,因子宮肌肉層不應有此腺體功能的內膜組織,同樣是出血沒有出口,不斷的發炎後,逐漸包覆成瘤狀時,便稱「子宮肌腺瘤」,看似沒有相關聯的巧克力囊腫,以及子宮肌腺症、子宮肌腺瘤這三種病症,其實都屬子宮內膜異位症。
0bc4714f-152c-4e79-91e7-f49bf6cd4488

子宮內膜異位症可能造成不孕的因素

根據統計數據顯示,在生育年齡的女性當中,大約有著 6 至 10% 患有子宮內膜異位症,而不孕的婦女之中就有高達 25 至 35% 比例是擁有此困擾,便是如此,許多人只要聽到子宮內膜異位症,就會擔憂自己是否無法受孕,但實際上並非等於不孕,還需交由給專業醫師評估判定。

醫師提及,子宮內膜異位症確實可能影響排卵、精卵結合、卵巢黃體功能,甚至影響著床,但通常會先安排進行超音波檢查,並抽血檢驗CA-125和AMH,接著會透過輸卵管攝影檢查,來確認輸卵管是否有阻塞狀況,若真有經血量過多情況和經痛嚴重者,也會另安排做子宮鏡檢查。

面對子宮內膜異位症 有甚麼處理方式

子宮內膜異位嚴重,必須手術改善者,若擔憂術後卵巢功能會受到影響,不妨可考慮先進行冷凍卵子,在藉由手術來改善原有的內膜異位問題,不過子宮內膜異位症術後,仍是有其復發率,建議術後仍需遵照醫師所指示服用藥物治療,並調養體質,以預防內膜異位情況再度復發。
當然不是所有的子宮內膜異位患者,都需要藉由手術來改善,多半在進行治療前,會先透過詳細的檢查結果,搭配上個案的年紀,以及臨床表現症狀來評估,並量身擬出客製化的治療規劃,好在改善內膜異位症的同時,也保留其懷孕能力。

文章分享自
晨星健康網〈巧克力囊腫對懷孕的影響
媽咪拜〈巧克力囊腫≠不孕 了解「子宮內膜異位症」以提升好孕氣
 

👩🏻  有機媽咪到府坐月子 關心您和寶寶的健康 👶🏻